|
涉及各類補貼政策,未來3年杭州會這樣發錢!时间:2022-09-24 涉及各類補貼政策,未來3年杭州會這樣發錢! 大學生人才引進是浙江 以及杭州發展中重要的一步 2020年杭州人才凈流入率全國第一 截至2021年10月底 杭州新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44萬人 同比增長19.3 % 浙江全省高等學校增至109所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升至64.8% 是什么吸引了這么多的人才來杭? 杭州大學生就業創業各項補貼政策 肯定是原因之一 近日杭州人社局發布了 《杭向未來·大學生創業創新 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 意見征求公告 未來三年杭州的人才政策 計劃是怎么樣的? 大學生可能會享受到哪些補貼? 我們先來瞧瞧 圖源: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杭向未來·大學生創業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從2022年9月23日至10月22日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如有意見或建議,可直接通過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反饋 對來杭工作符合條件的全球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屆畢業生(含畢業5年內的回國留學人員、外國人才)發放生活補貼,其中本科1萬元、碩士3萬元、博士10萬元,分兩筆發放,每筆發放50%。應屆大學畢業生在富陽區、臨安區、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工作滿3年后,再次發放相同額度的一次性生活補貼 對來杭工作符合條件的全球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屆畢業生發放租房補貼,每戶每年發放1萬元,可發放三年,期滿后收入低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可繼續享受,最長不超過三年。租房補貼每年度分兩筆發放,每筆發放50% 符合條件的本科及以上學歷大學畢業生可申請人才專項租賃住房、公共租賃住房 在校大學生或畢業5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在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余杭區、錢塘區、臨平區、富陽區及風景名勝區范圍內新創辦企業,經評審通過后可給予5萬—20萬元無償資助;優秀項目可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最高給予50萬元的無償資助 在臨安區、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創業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在獲得當地無償資助基礎上符合市級資助條件的,由市財政再按當地無償資助額50%的標準予以資助
入圍中國杭州大學生創業大賽400強以上項目在杭落地轉化的,可免于評審,直接申請享受5萬-100萬元無償資助
(1)依托大賽400強以上項目創辦的企業,稅務登記注冊在杭州市,且依法在杭州繳納流轉稅(增值稅、消費稅)。在大賽結束后一年內提出申請,大賽結束時間以大賽獲獎(入圍)證書為準。前400強項目5萬元,前100強項目8萬元,三等獎項目20萬元,二等獎項目30萬元、一等獎項目50萬元,特等獎項目100萬元 (2)大賽參賽團隊成員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并依法在該企業繳納社保(對在校大學生的社保繳納不做要求) (3)大賽參賽團隊成員出資總額不低于注冊資本的30%
支持“創青春”“互聯網+” 等國家部委舉辦的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獲金、銀、銅獎(或前三等相當獎項)項目在杭落地的項目,可免于評審,直接申請享受50萬元、30萬元、20萬元的項目無償資助
(1)依托2020年后獲獎的參賽項目創辦成立的企業,稅務登記注冊在杭州市滿6個月以上,且依法在杭州繳納流轉稅(增值稅、消費稅)。在大賽結束后一年內提出申請,大賽結束時間以大賽獲獎證書為準 (2)大賽參賽團隊成員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并依法在該企業繳納社保(對在校大學生的社保繳納不做要求) (3)參賽團隊成員出資總額不低于注冊資本的30%。申請資助時參賽團隊成員須為全國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或畢業后五年內的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
|